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妃,親王也毫不示弱。

那個遠迢迢不回來的夫婿,那個軟怯怯只會抄書的胡善圍,都是過去了。

第55章 爆款

“怎麼了?胡典正不喜歡?不喜歡的話,我們就不演了。”戴著綠頭巾的伶官膽戰心驚的問道。

教坊司的官奴,男性皆戴著綠頭巾,或者綠帽,不能和良家通婚,只能娶女官奴為妻,子女世世代代都是奴籍。

而教坊司的女性除了宮廷演出,有時候還要去官家宴會里演出甚至陪席勸酒,所以現在盛行把老婆在外面有野男人的丈夫戲稱為“戴綠帽”。

胡善圍深吸一口氣,說道:“改了一天的戲,腦仁疼,今天就到這裡,本子我留下,明天再演。”

伶官覺得《琵琶記》有戲了,大喜,“謝謝胡典正,明日我們一定好好演。”

胡善圍拿著書回到宮正司,尚食局的陳二妹提著一個食盒來串門,來找寫文書的女秀才黃惟德,她從食盒裡拿出各種各樣的吃食,胡善圍都沒見過。

陳二妹是廣東番禺人,聽說黃惟德也來自廣東,小時候與家人失散,被歹人拐騙為奴的經歷後,很是同情,經常來和黃惟德說話,幫她追憶童年的記憶,或許能夠幫忙找到家人。

陳二妹先是嘰裡咕嚕說了廣東各個地方的話,問黃惟德是否有印象。

黃惟德如聽鳥語,搖頭,覺得都陌生。她記事起就被拐到南京,說的是金陵雅言——雅言,是通用語的意思,和文雅無關,類似現代通行的普通話。始於南北朝時期東晉朝廷東渡,定都建康城(現在的南京),為了南北地區的融合,頒佈了以北方洛陽音和吳語結合的金陵雅音。

大明開國,洪武帝頒佈了《洪武正韻》,是中原雅言和金陵雅言的結合體,俗稱南京官話。陳二妹這個廣東人時常翻閱《洪武正韻》來糾正她經常引人發笑的音調。

黃惟德對廣東各地方言沒有反應,陳二妹還不死心,今天又親自下廚,做了幾個地方特色小菜提過來,說道:“人們會忘記家鄉在那裡,但是對味覺的記憶是很難忘卻的,每樣菜你都嘗一嘗,說不定味覺能夠喚醒你兒時的記憶。”

其實黃惟德自己早就放棄了,無奈陳二妹天生熱心腸,少不得每樣都夾了幾筷子,吃到一塊菱形有九層米皮似的東西壓在一起的糕點時,停下了,沒有嘗下一道菜,而是拿起來端詳片刻,繼續吃著這道糕點,直至吃完。

“就是這個了!”黃惟德放下筷子時,已淚流滿面,“我恍惚記得有人一層層的將糕點撕開餵給我。”

陳二妹大喜,說道:“這是九層糕,廣東佛山南海一帶的風物,或許你就是從那裡來的,我寫信給家裡,要他們去這一帶打聽一下黃姓、曾今外出逃過難、丟失過女童、和你的年齡能對得上的人家。”

宮廷禁止和宮外私下通訊,但並非表示和家人斷絕聯絡。逢年過節的問候,或者家裡至親去世等訊息是可以寫信互通訊息。

只是在信件出宮入宮前時需要透過尚儀局的稽核,檢查信中是否有透露宮廷秘聞等違禁話語,並留檔才能送出去,每個人一旦進宮,就沒有隱私可言了。禁的是“私下”,透過宮廷稽核的,不算觸犯宮規。

能讀得起書、並且能透過女官考試的女性,必出身大戶人家,陳二妹的家族接到信件後去找個人還是方便的。

眾人都為黃惟德高興,胡善圍看這溫情的一幕,心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過去的傷痛,才能成就今日的胡善圍。

她一直都在逃避那個絕望卑微的胡善圍,可是卻對《琵琶記》裡“軟怯怯不濟事”的趙五娘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她看到了自己——曾經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遠迢迢不回來的夫婿”上的胡善圍。

未婚夫給了她多大的希望,就給她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