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楊景賢寫的《西遊記》,唐僧帶著孫悟空等三個徒弟去西方取經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場面熱鬧好看,是經久不衰的戲曲,很適合節慶時演出。
各種《西遊記》本子有上百個版本,其中楊景賢的本子辭藻最為優美,各種歷險故事最完整。
臺上,正在演師徒四人去了《女兒國》,孫悟空被美色誘惑,一時凡心大動,由此引發頭上金箍發咒,金箍一圈圈的收緊,孫悟空疼得直翻跟斗,唱道:
“小行被一個婆娘按倒,凡心卻待起。不想頭上金箍兒緊將起來,渾身上下骨節疼痛,疼出幾般兒蔬菜名來——”
接下來的唱詞用幾種蔬菜來表現身體的疼痛,寫的通俗易懂,語言巧妙,頗具想象力:
“頭疼得發蓬如韭菜,面色青似蓼牙,汗珠一似醬透的茄子,雞巴一似醃軟的黃瓜……”
胡善圍毫不遲疑,提起硃筆,在黃瓜那行字畫了個圈,批註道:“刪掉。”
那孫悟空又唱了一支《寄生草》:“豬八戒吁吁喘,沙和尚悄悄聲。上面的緊緊往前掙,下面的款款將腰肢應……”
悟空一邊唱著,還一邊做著挺胯的動作。
這一幕似曾相識——沐春在鷹揚衛擂臺比賽後,也忘乎所以,做這些孟浪輕浮的動作,把去看望他的胡善圍給嚇跑了。
《西遊記》的故事從民間而來,口口傳頌,添油加醋,戲班子為了博眼球,加了更多的葷段子,楊景賢的這個《西遊記》戲本子還是最乾淨文雅的。
胡善圍再次提起硃筆,圈下這一段,寫到“刪除。”
筆下如此寫,腦海卻出現了沐春當日正在鷹揚衛擂臺那一幕,胡善圍不禁莞爾一笑:沐春這個叛逆突破常規的性格,還真的很像孫悟空。
這部《西遊記》一共六折,《女兒國》審完,就是火焰山大戰鐵扇公主一折,並無不妥之處,之後就是唐僧取得真經回東土大唐大結局。
扮作佛祖的伶人唱道:“唐僧聽我明言,數年得到西天。今日功成行滿。方才正果朝元,大藏金經已得圓。唐僧敕賜與僧傳,至今東土皆更寺。願祝吾皇萬萬年。”
“停!”沒等伶人唱完結尾,胡善圍就大聲喊停。
教坊司戴著綠頭巾的伶官趕緊跑過去問:“有何紕漏?還請胡典正指正。”
胡善圍拿筆將“方才正果朝元”的“元”字塗黑遮掩了,說道:
“‘原來’二字,以前都寫作‘元來’,皇上不喜,好容易將元人趕出中原,‘元來’就是元朝再來的意思,所以將‘元來’改成了‘原來’,從朝廷公文一直推行到民間。科舉考試,若有筆誤將‘元原’兩字弄混的,文章寫得再好,也會名落孫山。你們倒好,直接唱出‘朝元’,朝什麼不好,非要朝元?皇上最忌諱這個。倘若聽見,你們都要掉腦袋的。將戲本子改一改再唱。”
伶官忙道:“多謝胡典正指點。我們就改成‘朝明’好了。”
不朝元,朝明總不會錯吧!
“朝明不押韻啊,你們再琢磨琢磨。”胡善圍說道:“不用謝我,你們別嫌我在一旁指手畫腳就行,改了這個,刪了那個,毀了一出好戲。在民間可以這樣唱,但是在宮廷,別出事,大家保命要緊。”
比如胡善圍刪除女兒國的“黃瓜”那段,在民間唱到此處,正是高潮,戲臺下的觀眾彼此會心一笑,大聲喝彩,紛紛出錢打賞,往臺上扔銅錢,嘩啦啦的如暴雨般響動。但在宮廷,掉的不就是銅錢,而是腦袋了。
伶官忙道:“怎麼會嫌棄胡典正呢。您救了我們好多回了。”
胡善圍想了想,指著扮演孫悟空的伶人說道:“少些那些……動作。”
胡善圍使了個“你懂得”的眼神,“莊重一些,莫要太孟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