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忘,不會記得。到時候賴賬怎麼辦?

大明皇帝多奇葩,還真有賴賬和不記得的皇帝,在彤史女官詳細記載下,不得不認賬:後來的萬曆帝,睡了太后宮裡的小宮女,不認賬,太后命彤史女官出具證據,逼著萬曆帝捏著鼻子認了,小宮女生下的是後來的明光宗。

還有生下孝宗的紀氏,當年只是後宮內藏庫的倉庫管理員,成化帝鬼使神差去庫房裡逛,睡了紀氏,穿起褲子就忘記了,依然和寵妃萬貴妃你儂我儂。萬貴妃在後宮一手遮天,專注“墮胎”事業十幾年,紀氏不得已將生下的皇子藏起來,後來也是彤史女官的記載,證明了孝宗的皇長子身份。

所以,彤史又可以說是後宮最最重要的部門,直接關係到皇室血脈純正。《欽薄錄》只有後宮之主太后和皇后可以取看,將來嬪妃懷孕的訊息報上來,作為比對之用,連皇上也不能說看就看——以防那啥無情,對天家子嗣不利。

同樣的,寵妃,無論多麼嬌寵,都不能染指彤史,這也是後宮從唐朝就開始的制衡之術,保證皇位繼承者的血統和權力。

彤史女官除了記錄侍寢,還要詳細記錄嬪妃們每個月的癸水,何時來,何時走,總結其規律,在癸水之日那幾日將其名單剔除,安排其他嬪妃“值班”。

除此之外,身體抱病的,也會在侍寢名單中剔除,以保證皇帝和將來子嗣的健康。馬皇后的要求,並不為過,只是……

崔尚儀和彤史女官看著厚厚一沓藥方和脈案,有些猶豫,畢竟大多是太平方子,不算是病,可以繼續侍寢的。

彤史女官要保持中立和公正,縱使馬皇后,不能為所欲為,說道:“娘娘,將這些嬪妃都從侍寢名單裡摘除,就少了一大半人了。”

馬皇后眉頭都沒抬一下,說道,“這不還有三十多個可以侍寢的嬪妃嗎。皇上只有一個,足夠用了。”

耿直的彤史女官說道:“這三十來個嬪妃大多四十來歲。”

早就過了花期,顏色不鮮亮了。又不能像孫貴妃這樣,生了兩個公主,得到皇上的敬愛。

所以在後宮夾起尾巴做人,馬皇后說東,她們不敢往西,在坤寧宮站了五天算什麼?就是跪五天,她們也不敢推病的。

馬皇后問:“你覺得她們太老了嗎?”

馬皇后的生日是八月初八,下個月初八,就要過四十九歲千秋節了。

崔尚儀覺得不妙,趕緊對著彤史女官瘋狂使眼色。

彤史女官不傻,立刻閉嘴,按照案上的脈案和藥方,一個個將嬪妃的名字勾除。

且說前朝,洪武帝自從以謀反為名,將宰相胡惟庸滅族,並廢除中書省宰相制度,大權獨攬,忙到八天要批閱一千一百八十封奏摺的地步,很少來後宮臨幸嬪妃。

洪武帝覺得這樣下去會活活累死,他又不信任太監,於是設了春夏秋冬四輔官制度,每個季度都有三位文臣來幫洪武帝處理政務,夏天叫夏官,秋天叫秋官。輪流當值,以提防他們坐大,成為有實無名的宰相。

四輔官制度實施後,洪武帝終於有了喘息之機。

俗話說,飽暖思那啥。洪武帝也是人,是個身體健康,五十三歲的中(老)年男人。

也是巧了,今日洪武帝處理完政務,想找個美人來陪酒助興,年紀越大,越喜歡年輕充滿生機的異性,好像可以從中吸取活力似的。

洪武帝說道:“宣張美人。”

太監戰戰兢兢捧著彤史女官剛剛“更新”完畢的《欽薄錄》,“張美人近日不方便。”

洪武帝說道:“那就秦昭儀。”

太監看著一片塗黑的名冊,硬著頭皮說道:“也不方便。”

洪武帝說道:“叫孫婕妤來吧。”

太監:“也無法侍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