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哀家苦熬多年,一心扶他當皇帝,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別說權力了,連太后應有的尊嚴都得不到。皇上只顧著自己,從不考慮哀家的感受,剛剛繼位就敢這樣對待哀家,待他根基一穩,哀家豈不是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想要得到權力,就要捨得付出。哀家看史書,武則天六十七歲登基,為此,她殺了兩個親兒子李弘和李賢,杖斃了孫子李重潤。哀家被逼急了,也能做得出來。哀家才四十二歲,不想當被人供起來、任人擺弄的泥菩薩,哀家要當,就當可以掌控眾生的真菩薩。”
“胡尚宮,你可願助哀家一臂之力?當哀家的上官婉兒?”
聽到最後一句話,胡善圍從震驚中醒來,甚至很想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當年懿文太子朱標毒殺魯荒王,在兗州假惺惺的為魯荒王張羅喪事,為了堵住胡善圍的嘴,太子拿著一支桃花強行撩她:“孤一直覺得你很像一個人,唐朝的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輔助武則天,武則天倒臺後,上官婉兒嫁給了唐中宗李顯,封為昭容……上官婉兒四十一歲得封昭容,胡司言才三十二歲,將來……貴妃之位,指日可待。”
轉眼間,懿文太子竟走了六年,現在呂太后又用“上官婉兒”來撩胡善圍。
果然,呂太后能夠從妾室扶正,為兒子掙到儲位,絕對不只是運氣和容貌,她膽大心黑,敢想敢做,敢於冒險,且不說有武則天的才華和手段,但是這份堪比武則天的野心,令胡善圍刮目相看。
第175章 白蓮花和食人花
呂太后有置於死地而後生的魄力,沒有什麼可以摧毀她對權力的嚮往,如果不是今日她急於將胡善圍收服,胡善圍根本預料不到看似膚淺的呂太后居然有類似武則天的青雲之志。
太后此舉,看似莽撞,其實思維縝密,這個秘密是一個把胡善圍綁到自己這邊的枷鎖,呂太后藉此從被動變成了主動——如果胡善圍不從,太后將胡善圍知道這個秘密的訊息告訴建文帝,那麼胡善圍必死無疑。
呂太后充滿的期待的看著胡善圍,她向來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安靜的時候是個純潔無辜的白蓮花,一旦行動就是個大胃王食人花。
要麼不動,要麼就賭個大的。
胡善圍沒想到呂太后挖了這個大坑,誘惑她跳進去,如今進退不得,還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怎麼辦?
胡善圍思量著對策,決定先用緩兵之計,說道:“微臣感謝太后的賞識,微臣也十分佩服太后的宏圖之志。可是,從太后以前的信譽來看,您的話似乎並沒有那麼可信。微臣需要時間驗證。”
呂太后笑道:“胡尚宮謹慎,哀家可以等,不過,唯一知道此事的王典正也被皇上逼著懸樑自盡,那份遺書也是王典正被逼寫的,胡尚宮是不是覺得和三年前抱琴之死相似?哀家可以舉天發誓,王典正不是哀家動手,當年東宮是哀家的天下,哀家可以逼死抱琴,但是如今的後宮……哀家沒那個本事,都是哀家生的好兒子學著哀家的手法做下的,哀家這輩子為他做的事情夠多了,哀家不想為他揹著這個黑鍋。”
看著呂太后信誓旦旦的樣子,要麼是個謊言大師,要麼就是她說的都是真相。
胡善圍決定試試太后的深淺,說道:“微臣問太后一件事,希望太后能夠給微臣答疑解惑。”
呂太后說道:“胡尚宮但說無妨。”
胡善圍問道:“當年東宮抱琴之死,太后是如何做到讓明知自戕要滅滿門的抱琴上吊自盡的?從她以往和家人的通訊來看,她是個孝順顧家的女孩。王典正是官奴出身,無家無口,逼她自戕容易,逼抱琴自戕太難了。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微臣,不知微臣今日是否有幸知道答案。”
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