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怎麼辦?

皇太孫左右為難,冥思苦想。

看到大孫子的掙扎,洪武帝心中暗歎:孫子還是有些優柔寡斷啊。

其實要是洪武帝處理這件事,他會秘密處死給皇太孫拖後腿的太子妃——這種又蠢又毒的女人,將來必定是禍患。洪武帝對自己兒女尚且有情,對兒媳婦們則辣手無情,否則也不會作出剝了藍玉的皮送給親爹蜀王妃,逼蜀王妃自盡的事情。

但是,皇太孫即將大婚,倘若太子妃一死,又要守近三年的孝期,到時候洪武帝都七十一歲了,還不知道能否活到那個年紀呢。

皇太孫順利大婚生個兒子,成家立業,形象上趨於成熟,有助於儲位鞏固。

洪武帝覺得為打老鼠,傷了玉瓶,不值得,對大局不利。縱然要弄死太子妃,也要等皇太孫結婚生了孩子,再秘密處死不遲。

皇太孫終於做出了決定,告訴了洪武帝。

洪武帝點點頭,“朕說話算話,你去辦吧。”

皇太孫拿著口供去了東宮。

太子妃還在因抱琴自戕而驚嚇傷心“病”著呢,聽說兒子在百忙之中過來看她,連忙拖著“病軀”起來

了,“皇太孫公務繁忙,還掛念著我,我過幾日就好了,你不用擔心。”

過幾日等抱琴的家人都死絕了,燒了家書,錦衣衛撲個空,她就沒有心事,可以正式“病癒”了。

誰知皇太孫卻對老母親說道:“母妃因思戀懿文太子,抑鬱成疾,從即日起,東宮閉門謝客,不再舉行宴會,母妃在東宮好好靜養吧。”

“什麼?”太子妃難以置信的看著引以為傲的長子。

皇長孫將太監的口供遞給母親,“收手吧,母親已經是太子妃了,以後您的前程,由我來給您掙。

您在東宮好好養病,不要把手伸到後宮其他地方,後宮無論是胡尚宮還是崔淑妃,都是厲害的人物,您的心思她們一眼看透,您鑽入她們的圈套都不自知,皇上要我處置此事,來考驗我的能力。可是您是我的母親,我總要給您留一點臉面,以養病的名義禁足東宮,已經我能做出最寬容的決定。”

“養病?我沒病!”太子妃氣得當場病癒,將太監的口供隨手一撕,“馬上要選秀,你要大婚,難道我要養病錯過你的婚禮?東宮的臉面何在!更何況,錦衣衛刑訊逼供我手下的太監,一個閹人忍不住痛苦,信口雌黃,把髒水往我身上潑,皇上也信不成?別人也就罷了,為何連你也不信我?僅僅憑著老太監一面之詞,你就將親孃禁足?”

皇太孫看著飄到滿地的碎紙片,依然保持著平靜,“別人信不信,我信不信,證據是否充足,其實都沒有關係——只要皇上相信,這事就是母親指使的,翻不了案。皇上的脾氣和手段想必母親很清楚,兒子做錯事,尚可原諒。兒媳婦做錯事,皇上會下狠手,毫不留情。”

“以前秦王和鄧側妃在西安藩王府作惡多端,皇上原諒了秦王,命毛驤秘密勒死鄧側妃,做出自殺的假象。母親,前車之鑑,您一定要保持警醒啊,不要以為當了太子妃,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別說是您,就連皇上也不能凡事都順著自己的意思去做,都有無奈和拘束。所以,我將母親禁足東宮,其實是保護母親,都是為了母親好。母親在東宮好好思過,現在外頭的情況不一樣了,您不能像以前那樣行事,這宮裡做主的畢竟還是皇上。”

冷靜的說服比激烈的吵鬧有用,皇太孫就是這種性格,看起來有些溫吞水,一切都聽洪武帝的,乖順無比,其實他內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

雖然母親犯了錯,扯了他的後退,但是若沒有母親在東宮那些年的手段,憑他的出身,是絕對無緣儲位的。母親和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原來兒子還是站在我這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