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黑手,那麼她的家人或許為此戴罪立功,保護全家人性命。”
胡善圍一席話說的太子妃背後直冒冷汗!
胡善圍將小冊子當寶貝似的收起來,“自打微臣進宮以來,就沒有受過這種委屈侮辱,被人揹後指指點點,名譽受損。微臣必定會查個水落石出,以還微臣清白。抱琴雖是死人,微臣也有的是辦法讓這個死人開口說話,微臣這宮廷十五年,不是白混的。微臣這就要錦衣衛的紀大人派人去無錫找抱琴的家人要家書了,到時候揪出幕後黑手,不僅僅是微臣和紀大人,就連太子妃和皇太孫也能重獲清白。”
胡善圍出了東宮,留下太子妃在寢宮時而焦慮、時而沉思。
回到尚宮局,海棠不禁問胡善圍:“這次尚宮局,宮正司,尚儀局,還有尚食局聯合造假,平白無故搗鼓出這個小冊子,太子妃真會上當嗎?”
胡善圍笑道:“不知道,咋們走著瞧唄,誰搞宮鬥我搞誰,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第151章 五部門聯合釣魚執法
面對權力,有人曉得權力是雙刃劍,沉迷久了之後,很難掌控自己的私慾,被權力腐蝕內心,而對自己的雙手設了鐐銬,自我設限,比如孝慈皇后,就設下六局一司來牽制自己,是幫助,也是一種制約。
而有人恨不得牢牢把權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任憑個人喜好,對他人生殺予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比如太子妃,靠著這套邏輯在東宮混得風生水起,達到了目的,別人的生命在她眼裡如螻蟻般,沒有是非多錯,只有是否順著她的心意,不符合她利益的,就要除掉。
尚宮局、尚食局、尚儀局還有宮正司展開聯合行動,偽造抱琴的書信和記錄,胡善圍這個尚宮之位當初是眾望所歸當上的,一呼百應,她一下令,眾女官雖曉得這其中有風險,但還是配合胡善圍,製造出抱琴真的留有後招的假象。
此外,三局一司還聯合了錦衣衛搞起了聯合釣魚執法,太子妃不出意外的上鉤了。
一直以來,太子妃在“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的行為模式上嚐到了甜頭,她也曉得這其中有風險,但她還是決定斬草除根。
太子妃當即派了心腹太監出宮,收買江湖亡命之徒,日夜兼程,趕到抱琴的無錫老家,打算搶在錦衣衛到來之前,找到抱琴的書信,銷燬證據,為以防萬一,還將抱琴全家滅口。
錦衣衛在無錫設了天羅地網,將刺客一網打盡,毛驤親自審問——有人把他一手提拔的紀綱給算計了,他豈能放過?那太監熬不過酷刑,招出了太子妃。
毛驤把太監的口供呈給洪武帝,洪武帝看了,面無表情的說道:“宣皇太孫。”
皇太孫正在詹事府處理堆積如山的公務,聞言洪武帝要見他,不禁心想今日那條政令處理有誤?
俗話說抱孫不抱子,以前懿文太子稍微做錯事,總是被洪武帝一頓臭罵或者乾脆用鞭子抽。對於其他正當壯年的兒子們,洪武帝則都有疑心,擔心有一天皇權旁落,他成了柔弱無力的太上皇,於是乾脆把所有藩王府的世子都扣在京城,名義上是替藩王們盡孝道,其實是人質,以防藩王造反。
但洪武帝從未打罵過皇太孫,對於這個寄予厚望的大孫子,洪武帝總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耐心,手把手的叫他如何處理政事。
洪武帝越是如此,皇太孫的壓力就越大,謹小慎微,就怕做錯了,皇爺爺會失望。
皇太孫每走一步,都看洪武帝的臉色,希望不辜負皇爺爺的期許,這種被需要、被依靠的感覺讓年邁的洪武帝覺得很安全,很溫暖,而一想到兒子們,洪武帝會不安,會懷疑。兩者相比較,洪武帝更覺得選擇大孫子當繼承人,是再適合不過的決定。
皇太孫惴惴不安的來到乾清宮,門口護衛依然是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