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尚宮一來,太子妃親自離席迎接,可見對胡善圍的尊重,各個誥命夫人領著自家的女兒們過來一一在胡善圍面前露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希望留下一個好印象。

在這種場面,胡善圍自然都說好,想盡了各種形容詞誇讚:

“你家姑娘真是漂亮,瑤池仙女也不過如此了。”

“你氣質出塵,猶如這桃園仙葩。”

“這劍舞的太好了,剛柔並濟,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這帕子是你自己繡的?女紅簡直出神入化,這上面的葡萄好像就下來就能吃。”

“好詩好詩!我要把你的詩念給沈尚儀聽,要她來點評,她一定喜歡。”

胡善圍絞盡腦汁,爭取表揚詞不重複時,皇太孫在竹林裡彈奏古琴,竹林有竹竿樹葉半遮半掩,光線昏暗,未婚男女都看不清具體容貌,不算失禮,還可以讓琴聲暢通無阻。

皇太孫彈的是《梅花三弄》,此曲中規中矩,以皇太孫謹小慎微的性格,他不可能彈類似《鳳求凰》這種露骨的曲目。

其實被母親拖過來表演節目,皇太孫內心是拒絕的,但是那個少男不思春?地位尊貴似皇太孫,也希望未來的妻子除了愛皇太孫妃之位,也稍微愛一下他本人。

第148章 這屆詹事府不行

琴聲繚繞,皇太孫綵衣娛親。

琴聲如有行,穿過竹林,像小蜜蜂似的,在桃花間一點點的撩撥,應酬之時,胡善圍也注意觀察著這些名門閨秀,明明都對皇太孫有興趣,卻沒有一個忍不住往竹林方向瞟的,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老僧入定似的。

胡善圍很是佩服,知道的曉得這是一場相親會,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做法場唸佛了。

一曲終了,皇太孫來告辭,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至始至終也沒有看這些閨門閨秀,心裡明明充滿了期待,面上卻要保持皇太孫的威儀。

太子妃看著皇太孫的背景,嘆道:“本宮這個兒子,如今連本宮見他一面也難了,每天天不亮,就要跟著皇上去上朝,散朝之後,皇上手把手教他處理政事,經常深夜才休息,本宮瞧著這幾日好像又瘦了些。”

太子妃看似抱怨,其實是在誇耀。

想當年懿文太子還在時,洪武帝也在壯年,忌憚儲君,不想讓太子過早參與政事,雖說名義上東宮設有詹事院,但詹事院並沒有什麼權力,所用之人基本是朝臣的“兼職”,比如馮勝,劉基之類的武將文臣,在朝廷上另有實權官職,在東宮詹事院只是個名分,其實沒有去上過一天班,徒有虛名。

等到了皇太孫朱允炆這裡,太孫十七歲,雖學富五車,但毫無任何政治經驗,而洪武帝都已經六十八歲了,隨時可能入土。

洪武帝著急了,給皇太孫成立了詹事府,專門輔助太子,且詹事府的成員基本都是啟用了來自底層的儒士官員,幾乎沒有勳貴和掌握重權的文臣,這些人都只能依靠皇太孫的提拔往上爬,確保忠誠。皇太孫每天都帶著自己的詹事府從零開始學政治,凡國家大事,洪武帝都問皇太孫的意見。

太子妃覺得兒子儲位鞏固,且有老皇帝保駕護航,丈夫以前受的委屈,日夜擔驚受怕儲位被奪,在兒子這裡通通不存在。以前丈夫就像個吉祥物,一點權力沒有,現在老皇帝把處理國家大事的權力捧到了兒子面前,沒有對比就沒有幸福。

如今朝中很多政令都直接從皇太孫的詹事府裡發出來。

朝廷風向變了,老皇帝已經開始進行權力轉移,這些誥命夫人們當然知道,於是紛紛湊趣說道:

“皇太孫天資聰穎,國事難不住他,太孫正當年,長身體串個頭的時候,所以看似有些瘦。”

“皇太孫如此年輕,就能扛起重任,臣妾的家裡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