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的孫輩都到了成婚的年齡,尤其是皇太孫,朕需要為他選一個皇太孫妃當賢內助——最好是像孝慈皇后那樣的,將來母儀天下。這宮裡還有誰比胡尚宮更瞭解孝慈皇后呢?所以,朕把選秀的事情交給你,選出皇太孫妃,還有各個藩國的世子妃。”
胡善圍心想,這個不難,反正就是考試嘛,先看容貌體態篩選,再來一場大考,就像科舉似的,成績最好的狀元就是皇太孫妃,其餘探花,榜眼,就按照藩王世子們的年齡進行分配,絕對公平公正。
胡善圍說道:“微臣尊旨。”
洪武帝卻擺擺手,“這一次選秀和以往不同,以前皇室聯姻,只看門第出身,現在規則變了,朕不想只從勳貴大臣裡選妃——”
胡善圍暗自腹誹:那是因為勳貴大臣幾乎被您殺光了好吧!想選也選不出幾個來。
洪武帝說道:“這一次選秀,朕要選秀民間,聯姻畎畝,從平民百姓中的選擇賢惠的女子嫁入皇室,去民間採選秀女,只要出身良家,就有機會成為世子嬪妃,不必像以前那樣,都出身公侯家了。”
第146章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走群眾路線,開展群眾工作。
這是洪武帝給胡善圍制定的選秀方針。
胡善圍頓時覺得壓力很大,說道:“皇上,選秀畎畝,這是從未有過之事,這不是採選普通的秀女,以充廷掖,這次選的是皇太孫妃,世子妃,還有部分郡王妃,關係重大,可以說影響大明將來的國運,請皇上三思。”
上司一張嘴,下屬跑斷腿。
並非胡善圍故意推諉責任,而是出於實際情況考慮,平民皇后或者王妃大多是妾室扶正,爬到那個位置,已經是身經百戰,高智商高情商高段位的人物,其文化見識早就脫離了最初的平民階層,歷朝歷代的皇室貴胄們,怎麼可能娶一個平民當原配正室?
何況皇太孫妃,世子妃將來都是宗婦,有教養子女、母儀天下或者藩地的重要責任,平民百姓的子女,連男丁都未必識的幾個字,何況是女兒呢?
洪武帝出身鳳陽農民,大字不識,但是孝慈皇后是妥妥的大地主家庭出身,自幼就讀書識字,父親養了許多豪俠門客,經常接濟各路“英雄”,類似水滸傳裡宋江似的人物。
若不是父親死了,家產被族人奪去,寡母帶著孤女投奔當初接受過馬家接濟的豪俠郭子興,孝慈皇后才會淪落成了農民起義軍小頭目的養女。
就連胡善圍自己雖出身商戶,但是她祖先是山東濟寧的大族,書香門第,從家裡藏書來看,胡家家學底蘊還是不錯的。
洪武帝輕飄飄一句“選秀民間,聯姻畎畝”,脫離了皇家的實際需求,若是別人,一句“尊旨”了事,反正又不是自家娶媳婦,海選秀女,挑幾個交差便是。
但胡善圍從來不會盲從任何人,這也是洪武帝看中她當尚宮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想要個附庸,滿後宮都是。
面對胡善圍提出的異議,洪武帝用她以前懟他的話來懟了回去:“從來如此,那便對麼?選秀民間,聯姻畎畝,又不是說非得找那些大字不識的村婦和市井潑婦,小門小戶的地主、小官員家的閨女都是可以的,只要相貌端正,識文斷字,知書達理,德才兼備,出身清白,都有機會嫁入皇室。”
“從來如此,那便對麼”是胡善圍在成穆貴妃孫氏的葬禮規格上提出改變國家孝制,“父母同尊”觀點上說的,這一次洪武帝終於找到機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懟她。
這個老皇帝壞滴很!
胡善圍被懟得啞口無言。
洪武帝看她吃癟,心下暗爽:你也有今天。
其實洪武帝“選秀民間,聯姻畎畝”不是突然拍腦袋產生的想法,早在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