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外祖家一直蒙冤下去,馮家還是很有希望的。
沐春勸慰舅舅,馮誠聽了,心下稍定,說道:“你要韓王妃好好照顧衝兒,婦道人家,莫要外頭的事,她嫁入皇室,就是老朱家的人了,千萬不要因為我們,而對皇上生了怨懟之心啊,好好當朱家的兒媳婦,孝敬皇上。不要試圖聯絡我們,免得給她和衝兒招來禍患。”
沐春點頭道:“表妹都知道的。”
至始至終,舅甥兩個都沒提宋國公馮勝,姻親關係給了馮誠希望,同樣因為姻親關係,則把馮勝一家推向了必死無疑的絕路。
馮勝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鄭國公常茂——常遇春嫡長子、懿文太子妃的親弟弟、皇次孫朱允熥的親舅舅、涼國公藍玉的親外甥。
二女兒嫁給了周王朱橚,是周王妃。周王潛心醫學,毫無野心,但是周王的親哥哥是燕王朱棣——大明實力最強悍的藩王,洪武帝深深忌憚這個四兒子,為此,一口氣把燕王府連同燕王世子在內的兩子兩女統統扣在京城。
所以無論從削減藩王的裙帶勢力、忌憚功臣簇擁朱允熥為國儲、以及為了防止老臣未來功高震主,馮勝簡直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無死角的佔全了!
故,沐春能夠撈出舅舅馮誠,但無法撈出被打入了“藍玉黨”的叔外祖馮勝。
“藍玉案”是個大筐,什麼都可以往裡頭裝。
就連皇太孫名義上的外祖父家——鄭國公府常家,也在一夜之間覆滅,洪武帝給鄭國公常茂設了一個死局:
常茂在遼東招降北元大將納哈出,納哈出舉起酒杯,用蒙古語致辭號召大家乾一杯,常茂的手下卻翻譯說納哈出要逃跑,常茂以為納哈出出爾反爾,當即翻臉,用刀砍向納哈出,結果是剛剛招降納哈出軍隊譁變,招降功虧一簣。
洪武帝問罪常茂,常茂聲稱是手下翻譯錯誤,但是手下堅決不承認,說常茂推卸責任,他翻譯的明明是乾一杯。洪武帝以此削了常茂的兵權和爵位,誅了常家滿門,就連剛剛從父親馮勝謀反案中因為是出嫁女而僥倖逃脫一死的馮氏這次也未能倖免,嫁到常家,就是常家婦,一損一損。
曾經的大明第一豪門、懿文太子妃的孃家、鄭國公府由此凋零。
常家唯有一個叫做常繼祖的孫輩在大廈將傾時神秘消失,據說是被忠僕秘密送出京城了,連錦衣衛都找不到這個孩子的下落。
然而最最殘酷的不是馮家,不是常家,而是郢國公傅友德傅家。
這位掛帥大明南征軍,曾經帶領藍玉,沐英兩員大將平定西南的開國元勳,甚至在南征中最小的兒子傅添錫戰死並屍骨無存,白髮人送黑髮人。
嫡長子傅忠還是壽春公主的駙馬,嫡女傅氏嫁給了晉王世子,是世子妃。
滿門忠烈,而且和皇家是雙重姻親關係,也被劃入了“藍黨”,傅家包括駙馬在內,也是全滅的結局。
只有壽春公主之子傅彥得以在大清洗中活下來——洪武帝不會殺自己的親外孫,赦免傅彥,並給了他金吾衛千戶的爵位,世襲罔替。
藍玉、馮勝,常茂,傅友德都是公爵,而且個個都和皇室是親戚,家中出了太子妃、駙馬、王妃,尚且如此淒涼的結果,朝野內外勢力連根拔起,其餘十二個侯爵,二個伯爵,以及一萬五千多文武百官,尤其是武官,更是如割韭菜般一批批的倒下,毫不留情。
洪武帝猶如一個專營盒飯的“死了麼”飯館的大廚,批次生產盒飯,準時準點的送給客戶,風雨無阻,承包了客戶整個家族的盒飯。
可以說大明開國至今,幾乎所有成名的的老將都死在藍玉案裡,洪武帝為了鞏固皇太孫朱允炆的儲位、防止功高震主、以及對鎮守各地的藩王們敲山震虎,下狠心殺了無數當年追隨他南鎮北戰的將領。
這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