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指揮使靳榮等武官,私授爵位,將來登基給予嘉獎;以及派出心腹枚青去北京找負責京城防務的英國公張輔,打算將來裡應外合等等。
殊不知這一切都被一雙眼睛瞧了去,記在小本本里,送到了京城宣德帝手中。
不是別人,正是漢王的長子朱瞻壑。
七年了,朱瞻壑留了鬍鬚,宣德帝乍一看,差點跪下叫皇爺爺——和太宗皇帝越來越像,尤其是通身不怒自威的氣派。
宣德帝問:“這些年去了那裡?怎麼一直沒有訊息?”
朱瞻壑說道:“往返西域做點小買賣,聽到皇上登基的訊息,就立馬趕回來了,臣弟的父親果然不死心。”
朱瞻壑將記錄父親最近動向的本子遞給宣德帝,“父親執念太深,臣弟這個當兒子的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父親一錯再錯,只能大義滅親,漢王府不能再留了,斬草除根,微臣將他們都帶的遠遠的,從此不踏入大明國土半步。”
時隔七年,朱瞻壑成熟穩健,長成了大男人,在西域紮根,就是為了準備將來有一日接納整個漢王府,轉變身份,從新開始。
宣德帝看著堂弟,有種吾家有弟初長成的感慨,“你放心,當年的承諾,朕會一個個兌現的。”
兄弟兩人正議論如何將漢王府移花接木之時,英國公張輔就綁了漢王派出的聯絡人枚青,將漢王裡應外合計劃全部告訴宣德帝。
張輔確實真的支援過漢王,是漢王黨骨幹成員。
但是大明大局已定,張輔不會跟著漢王一條路走到黑,他若想反,早就在仁宗皇帝死的時候動手了。
英雄暮年,反不動了,只想保持現狀,享受富貴,張家在宣德朝,依然是京城頂級豪門。
漢王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眾叛親離,宣德一年,八月初一,漢王謀反,宣稱“宣德帝不守祖制,身邊夏元吉楊榮等人皆是奸臣”,漢王也要學當年父親太宗皇帝一樣,來個“清君側”了。
宣德帝朱瞻基早有準備,八月八月,下令親征,不等漢王打過來,先帶兵把永樂州給圍住了。
漢王看根本打不過啊,於是投降。
宣德帝手握大軍,且民心所向,迅速平亂,群臣痛打落水狗,要將漢王明正典刑,誅殺漢王。
宣德帝否決了提議,只是命令漢王府全家搬去北京,而且只誅首惡,“其餘一概不問”,至於軍械兵器等物,只要上交官府,就一概不查,甚至拒絕了百官平亂後的朝賀禮儀。
對於漢王之亂,宣德帝給出的結論是“國家之不幸”,低調處理此事,不痛不癢的就過去了。
現在問題來了,怎麼讓漢王府一家合情合理的集體死遁呢?
皇后阿雷出了一個主意,“你們聽說過洪武朝的秦王妃嗎?”
宣德帝說道:“秦王妃王氏是北元宰相王保保的親妹妹,來我朝和親,嫁給了秦王,但秦王暴戾,只寵愛側妃鄧氏,兩人折磨秦王妃,將其差點逼瘋,是胡尚宮戳破了他們的陰謀,孝慈皇后憐憫秦王妃,容許其在京城帶髮修行,洪武二十九年,秦王薨,秦王妃自焚殉葬。”
阿雷搖頭,“史書是這樣寫的,但實際上是我姐姐胡尚宮變的障眼法,火堆燃起之時,火焰遮蔽視線,秦王妃乘機從密道里逃出去,姐姐姐夫將秦王妃藏在雲南,製造新的戶籍,秦王妃現在還活的好好的,這事你們不知道,唯有鄭和太監知道。當年秦王妃和鄭和太監一起從秦王府裡逃出來。秦王妃帶髮修行時,將鄭和太監舉薦給講經的道衍禪師,之後兩人追隨了太宗皇帝。”
宣德帝笑道:“你姐姐姐夫到底在雲南藏了多少人?”
阿雷指著宣德帝,“天高皇帝遠,皇上不也在那裡藏過五年嘛。”
這對夫妻分居一年多了,談笑間就像朋友,不似夫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