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戶胡尚宮了。以前宮裡的曹尚宮,是下官的姑祖母,下官進宮,也是姑祖母的意思,姑祖母反覆叮囑過下官,一定要胡尚宮的話,向胡尚宮學習,便是學些皮毛,也夠下官受用一輩子了。”
曹尚宮!我說這個姑娘看起來怎麼有些面熟!好像那裡見過,原來是曹尚宮這個老狐狸的親戚!
果然這個曹氏女進宮是一場精心安排的政治大戲。
第212章 給個眼神,自己體會
曹尚宮和崔尚儀在揚州養老,和胡善圍偶有通訊,胡善圍已密信告知範尚宮之死的真相,兩人終於明白範尚宮絕筆信件裡反覆提到的祖父範梈代表作《掘墓歌》的原由。
雖然胡善圍沒有告訴兩位女官前輩她是如何復仇的,但兩人最後見到建文帝以傾國傾城的代價來償還了範尚宮的血債,看破不說破,大家心照不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胡善圍不知道的另一邊,永樂帝登基,揚州城的曹尚宮的堂叔被捲進“方孝孺”亂黨而下獄丟官。
方孝孺是江南大儒,文藝大v,被讀書人所推崇,當初人們擠破腦袋參加方孝孺組織的詩會和文會,曹家是書香門第,自然也湊過去蹭大v的流量,詩詞還得到了方孝孺的親筆點評。
蹭流量一時爽,清算火葬場。
方孝孺滅族,臨死之前,他還大聲唾罵永樂帝,“老夫不怕你這個謀朝篡位的逆賊!別說滅我三族了,就是滅我十族又如何!”
還嫌罵得不過癮,又加一句,“千百年後,陛下還是逃不過一個‘篡’字!”
這下把永樂帝給氣壞了,我說滅三族,你說給老子來十個。
這種要求簡直太神奇了,好吧,我成全你。
刑部拉滅門清單時犯了愁,以往頂多滅九族,這第十族從何而來?那就把門生故舊算上吧。
就這樣,罵人一時爽,親戚朋友都跟著去火葬場了。曹家一夜之間禍從天上來,全家下獄,唯有曹氏女機靈逃脫,去揚州求姑祖母曹尚宮幫忙撈人。
原本曹尚宮退休選擇隱居揚州,而不是回鄉養老,就是因她懶得和族人搞人情來往,或者被某些沒有眼色的族人自作主張,給她介紹某個官員當續絃。
她在宮廷當女官多年,順風順水,不到四十歲升了尚宮,性格為人處世的態度都和傳統書香門第所不容了,回家孤獨寂寞,還不如在揚州養老輕鬆自在,後來有了崔尚儀陪她,同為女官,志同道合,隱居之所貓狗雙全,就更樂不思鄉了。
侄孫女曹氏逃脫官兵抓捕求到了曹尚宮這裡,這讓曹尚宮眼前一亮:喲,這小姑娘的勇氣膽識和某個人似曾相識,有點胡善圍當年啥都能豁的出去的影子。好好調教一番,送入宮廷,曹家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曹尚宮親自上京城,找了老同事紀綱,說曹家不是方孝孺正兒八經的學生,只是詩會上見過幾次面,曹家政敵藉機會整治曹家,好騰出官位來,給別人讓路。
這種罪名可有可無,對紀綱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而言不算棘手,紀綱願意賣曹尚宮一個人情,那時候剛好大病初癒的徐皇后來到京城舉辦封后大典了,急需施加仁政,一打一拉,穩住民心,免得朝廷官員因方孝孺滅十族人心惶惶,藉此互相攀咬,黨同伐異,重現洪武朝“藍玉案”五千多官員齊齊喪命的慘劇。
永樂帝也不想殺那麼多人,誅十族打擊範圍實在太廣了,他不能真的做一個孤家寡人,但皇帝金口玉言,他豈能出爾反爾?永樂帝需要一個臺階下。
曹尚宮密見徐皇后,定下曹氏女午門上書,為父伸冤;皇后寬容,既往不咎的大戲。曹氏女遺傳了姑祖母剛烈的性格,也有頭腦,完美配合徐皇后演戲。
這件事作為弘揚徐皇后仁慈的光輝事蹟上了邸報,方孝孺滅十族的所謂門生故舊也就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