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讓,夫妻兩個一起回到北平,靖難之役打響,建文帝要李讓父
親勸降,李讓認同拒絕,憤怒的建文帝將李家滅了全族。
哀兵必勝,李讓發誓為家族復仇,和漢王朱高煦一起南下靖難之役,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加上永平公主最崇拜二哥,這對夫妻就成了漢王朱高煦的鐵桿粉絲,追隨到底。
安成公主也是如此,永樂元年賜婚給了西寧侯世子宋琥,宋琥出身將門,祖先也是鳳陽人,家族世代鎮守西北,可謂是滿門忠烈,漢王朱高煦在軍中威望極高,宋琥和擅長軍事的漢王惺惺相惜,對身居深宮的太子無感。
這對夫妻因而也成了漢王的一大助力,只要漢王一個眼神,就能為其衝鋒陷陣,抄書就更不在話下,
十本《內訓》抄完,兩個公主的心還是向著漢王。
張淑妃奉上命過來收作業,身為庶母,她正值雙十年華,比這兩個公主的年齡還小,不過張淑妃出身將門,前凸後翹大長腿,氣質上並沒有被公主壓下去。
沒有人會喜歡親爹的小妾,尤其是隔壁大殿還停著親孃的棺材。
安成公主說道:“張淑妃,書已經抄完了,告辭。”
“兩位公主累了吧,先喝杯茶,吃些點心。”張淑妃一抬手,止住了公主,坐下來當場檢查公主的作業。
檢查作業這種事情最傷感情,不寫作者母子慈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何況這還不是親孃,這是庶母。
幸虧張淑妃家世顯赫,有親哥英國公撐腰,換成權賢妃,這兩位公主估摸甩臉子就走了。
永平公主和安成公主坐下來,張淑妃一本一本的翻看,她早就將仁孝皇后的《內訓》背的爛熟於心,並不需要範本對照——後宮所有嬪妃的要求都是背誦並默寫全文,她親自抽查。
張淑妃心裡有底,一目十行,二十本《內訓》很快翻完了,挑出其中四本,用硃筆圈出錯誤,永平公主一本,安成公主三本,說道:
“皇上說公主抄《內訓》,一個字都不能錯,否則整本書都要重新抄寫。兩位公主請繼續。”
安成公主當即不願意了,“張淑妃不會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吧,父皇才不會這樣折騰我們。”
張淑妃是經過《端敬貴妃起居注》這種宮鬥資料界裡的奧數題練習過的人,對付不服管教的公主自有對策,保持微笑,心平氣和的說道:“本宮不敢假傳聖旨,兩位公主若累了,歇一歇再抄。”
永平公主年紀稍長,不像安成公主這番衝動,她看著外頭的天色,“時間不早了,宮裡要落鎖,我們明日再過來抄。”
“準備掌燈。”張淑妃早有準備,一群宮人提著明晃晃的牛角燈進來,只要天色一暗就點上,絕對亮若白晝。
張淑妃說道:“本宮今晚就陪著公主抄書,另外本宮已經吩咐胡尚宮,把安成公主以前住過的宮殿收拾出來了,兩位公主抄完書,就在宮裡歇一晚,明日開了宮門再回公主府。”
有了端敬貴妃的標準示範,張淑妃學習如何當好一個庶母,那就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不能動怒、不能發脾氣,把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考慮周全,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因為親孃可以疏忽,可以有情緒,反正自己生的孩子,血緣關係就是潤滑油,最後都會選擇原諒。
但是庶母不行,親孃做到六十分就是個合格的娘了,庶母要做到九十分才是及格線——就跟考駕照科目一一樣的標準。
張淑妃按照科目一的標準對待兩位公主,還要檢查作業,真是有些難為這個只有二十歲的嬪妃了。
安成公主不服氣,在我母后的棺材旁邊,還能被一個嬪妃給制住了?
安成公主說道:“剩下的三本書我會抄寫的,不過,既然張淑妃把我的宮殿都收拾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