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怎麼樣,一個瘸子太子對漢王而言是個好訊息,堂堂大明,天朝上國,怎麼可能要一個瘸子當太子,皇室又不是沒其他嫡子,比如英明神武,英勇善戰的我。
太子:弟弟,你想多了……
漢王這次哭的很爽,心裡更爽,他覺得看似淡定的太子大哥不過是在偽裝堅強,胡尚宮瞞得再密不透風,等你一上早朝必然會暴露,一次兩次瘸腿算你正常,總是瘸腿看你如何向群臣解釋。
然而,太子並沒有打算隱瞞身體殘疾,次日大朝會,太子就在兩個太監的攙扶下,一瘸一拐的上朝。
整個奉天殿,只有皇帝和儲君太子可以坐著議論朝政,太子的座位就在永樂帝左邊下首的位置。
按照規矩,文武百官先在各自位置上站定,等候帝王到來,太子朱高熾跟在父親身後。待皇帝和太子坐定,群臣、包括漢王和趙王都要對寶座上的永樂帝和太子行君臣大禮。
今天太子搖搖晃晃像一隻企鵝,姿態實在太奇怪了,群臣有些發愣,一時忘記行禮了,解縉等東宮右春坊的官員心知肚明,露出欽佩之色。
解縉見場面尷尬,便帶頭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解縉也是內閣秘書團老大,雖然官居二品,在六部各位一品尚書大人之下,但作為皇帝第一近臣,他在朝廷有些風向標的意思,一呼百應,群臣紛紛醒悟過來,加入行禮隊伍。
“平身。”永樂帝大手一揮,對企鵝太子的異像視而不見,好像這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太子也是穩如泰山,面對數不清多少個異樣的眼光,他坦然對視,不慌不忙。
群臣還沒有從震撼中走出來,決定先觀望——看著太子淡定的樣子,可能只是不小心崴腳了,
漢王看著帶頭大哥解縉出面解圍,心下深恨。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紀綱冷眼旁觀漢王對解縉暗藏殺機,知道借刀殺人之計已成,接下來就看恰當的時機了。
大朝會散之後,群臣們紛紛議論太子的瘸腿,甚至有人去太醫院打聽訊息,太醫得了永樂帝的默許,沒有隱瞞,說太子得了足疾,以後就是個瘸子了。
國儲瘸腿之事掀起軒然大波,請求廢太子的奏摺如雪片般飛到永樂帝案頭。
按照慣例,所有奏摺除了軍國大事以外,都先送到內閣篩查一邊,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一半奏摺都是廢太子,理由都是儲君不良於行,影響大明形象。
解縉將奏摺梗概送到永樂帝那裡,永樂帝隨手翻了翻,呼籲廢太子的大多是武將,也有部分文臣加入。
武將大多都是靖難之役的大功臣,比如淇國公丘福,還有因安南之役而成為永樂朝最炙手可熱的武將、英國公張輔也上書永樂帝,雖沒有明確說“廢太子”,但是用關心的語氣問候太子的身體,還說國儲不穩,會動搖軍心云云,暗示換一個靠譜的太子上臺。
對於這個局面,永樂帝並不意外,這和以前東宮之主尚未定下,武將們聲援漢王朱高煦當太子是一樣的,這些人在靖難之役中和漢王結下深刻的戰鬥友誼,立場鮮明。
這些人說自古以來,就沒有不良於行的太子。對此,永樂帝嗤之以鼻:自古以來,還沒有當了皇帝的藩王呢?朕就不當了皇帝嗎?有能力的人,是可以例外的。
永樂帝記下這些人的名字,翻到最後,停下了,這兩人出乎他的意料:一個是他的二女兒,永平公
主,下嫁富陽侯李讓。另一個是三女兒,安成公主,下嫁給了西寧侯世子宋琥。
兩個公主齊齊上書親爹,內容大同小異,說既然太子大哥身體不好,就不要勉強大哥了,讓大哥好好休養身體,不要那麼辛苦。
言下之意,就是要廢太子,讓大哥當了一個閒散的親王即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