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適合去宮正司震懾後宮。

同樣的,把張淑妃的親信接納到六局一司當女官,也是一種“利益捆綁”,便於六局一司開展工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永樂五年,仁孝皇后去世、不久後三保太監下了西洋、永樂帝剛剛送走大明龐大的船隊,內閣傳來好訊息:《永樂大典》二修完畢。

《永樂大典》號稱大明百科全書,包羅萬千,永樂帝想要了解什麼,透過詞條查錄就行了。剛開始交給內閣的秘書團成員解縉等人,永樂二年交了初稿,永樂帝不滿意,嫌棄只有儒家學說,單一了,他要的是儒釋道乃至百家,甚至農書也要包括進去。

《永樂大典》總裁解縉為難了,修書成員都是翰林院挑出來的學士,正兒八經科舉出身,再不濟那些負責抄書的也起碼都是秀才,都是儒家正統教育出來的人,如何做到永樂帝要求的“包羅萬千”?

正為難時,太子少師姚廣孝站出來,說他願意加入。

姚廣孝就是靖難第一功臣道衍禪師了,造反成功以後,永樂帝命他還俗,迴歸俗家時的姓氏“姚”,並賜名“廣孝”,封為參贊大夫,太子少師,還賜給豪宅,奴婢和美女。

姚廣孝不肯還俗,還是住在寺廟,白天上朝穿官袍,下了朝依然穿著一襲半舊的黑色僧袍,別人都叫他“黑衣宰相”。

永樂帝沒有辦法,只得由得他去,總是這樣半僧半俗的也不好,便順手推舟,要道衍禪師去修書,不用每天上朝。

道衍禪師儒釋道三家皆通,協助總裁解縉修書,三年後書成。

永樂帝對二修的《永樂大典》很滿意,讚美解縉,“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不可一日無解縉。”

又讚美道衍禪師,“姚少師高才,如今皇長孫今年正式出閣讀書,朕就把皇長孫交給少師了。”

道衍禪師不肯還俗,但是永樂帝一直堅持叫他姚少師。

道衍禪師剛剛修完書,就去給永樂帝帶孫子,負責朱瞻基的教育。

解縉得了賞,滿心歡喜,步伐有些飄,冷不防身後有個人說道:“恭喜解大學士,《永樂大典》大功告成,一個房間都裝不下,皇上每日都會查閱此書,一天都離不開這些書,解大人必定千古流芳。”

解縉轉身一瞧,是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紀綱含著笑,說著奉承話,解縉心道:哼,佞臣!嘴上卻說道:“紀大人過獎,我不過是盡分內之事罷了。內閣還有一堆事,我先告辭。”

紀綱目送解縉,直到他背影消失,眼裡還是帶著笑,直到晚上下了衙門,回到家裡,開啟密室,供桌上擺放著毛驤的畫像和神位。

紀綱給毛驤上了香,開啟供桌一本幾乎要翻爛的名冊,上面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姓名,絕大部分都用紅筆劃了名字,連同駙馬胡觀在內,血淋淋的,劃了名字的都死了。

除了解縉。

解縉,江西人,天才少年,洪武二十年江西鄉試第一名解元,洪武二十一年二甲第十名進士,併入選翰林院庶吉士。

洪武二十九年,高祖皇帝利用錦衣衛殺了京城幾乎所有的豪門,只為皇太孫精心挑選了五個豪門,形成儲君五環之勢,以防止將來出現主幼臣欺的局面。

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是毛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錦衣衛壞事做盡,高祖皇帝需要平民憤,於是暗中指使駙馬胡觀首先彈劾毛驤,說毛驤羅織罪名,冤枉賢臣,罪惡滔天。

胡觀打響彈劾毛驤第一槍後,群臣紛紛寫奏本參毛驤,其中就有解縉。

錦衣衛被解散,毛驤被抓捕入獄,凌遲處死,紀綱被毛驤和沐春偷偷運走藏在雲南。

紀綱發誓為毛驤復仇,悲傷投靠燕王朱棣,重組錦衣衛,負責搞情報和策反工作,贏得燕王的賞識和信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