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故,別的嬪妃穿著寬大的緇痳孝服,就像罩著一個破麻袋,張淑妃穿著緇痳孝服,依然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穿出了時尚大片之感,後宮之主的氣場是有了。
張淑妃每天早晚都帶著後宮嬪妃們去梓宮哭一趟,眼睛是紅的,眼皮浮腫,像是畫了淺紅的眼影,越發顯得那雙大眼睛深邃迷人。
張淑妃拿帕子包上幾個冰塊,敷著酸澀的雙眼,看來很是疲倦,胡善圍提出用肩與抬黔國公太夫人耿氏出宮,她過了好一會才說道:
“胡尚宮出自一片好心,本宮年輕,初代掌後宮大權,凡事不敢自專、不敢亂開先例。本宮記得仁孝皇后在時,比耿氏年邁的誥命夫人多的是,進出宮都是步行,並無聽過仁孝皇后賜過肩與給某位老夫人。”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
胡善圍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不慌不忙的說道:“後宮這類先例是有的,只是不在仁孝皇后任中。當年孝慈皇后在時,懿文太子妃的母親開平王妃藍氏進出宮時,孝慈皇后都會賜轎子或者肩與給開平王妃。此事在《孝慈皇后起居注》裡都有明文記載,淑妃娘娘若賜給耿氏肩與,不算開先例。”
建文帝登基時,封了父親懿文太子為孝康皇帝,嫡母常氏為孝康皇后。永樂帝登基,不承認建文帝的皇后冊封,恢復了高祖皇帝時期常氏“懿文太子妃”的冊封。
同樣的,洪武朝時,高祖皇帝為了鞏固皇太孫的儲位,將開平王府常家捲入“藍玉謀反案”而滅了全族,削去常家所有的爵位,當時還是鄭國公太夫人的藍氏的孃家和婆家都被滅了,貶為平民,誥命夫人的身份也沒有了,只是庶民藍氏。
到了永樂朝,永樂帝為了拉攏洪武老將老兵,恢復了常家的名譽,還將藍氏追封開平王妃,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要是不小心把稱呼搞錯了,親則丟官,重則殺頭。
胡善圍作為三朝尚宮,閱歷豐富,人物稱呼這種基本功紮實,對後宮各種典故由來也是信手拈來,以理服人,並不靠擺三朝尚宮的架子。
張淑妃是個有主意的,並沒有因胡善圍拿出先例而立刻鬆口答允,說道:“孝慈皇后賜開平王妃肩與,是因開平王妃是懿文太子妃的親孃而厚待之。所以開平王妃和耿氏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如何能一般對待?”
張淑妃也是個有見識的,對前朝那些舊勳貴的家譜和複雜家族廣西瞭如指掌,看來是下過狠功夫的。
胡善圍說道:“淑妃娘娘說的極是,當時開平王妃的年齡只是五十雖出頭,身體康健,並不需要肩與轎子代步,孝慈皇后所舉,是出於皇家對常家的恩寵,對親家的尊重。現在黔國公太夫人年紀不到六十,卻頭髮皆白,因最近幾年一直吃齋唸佛,打坐唸經,身體虛弱,腰都直不不起來了,天氣又熱,微臣見她身體實在吃不消,故前來請示,是否賜給耿氏肩與代步。”
張淑妃有些驚訝,“黔國公太夫人居然蒼老到如此地步了?”
她印象中最後一次見到耿氏,是永樂元年長信侯府耿家滿門抄斬,耿氏進宮向仁孝皇后跪求饒過耿家,那時候耿氏一根白頭髮都沒有,身體康健,是個養尊處優的貴婦。
胡善圍說道:“黔國公太夫人一門心思修佛,仁孝皇后就免了她節慶日進宮覲見的大朝會,耿氏不進宮,故淑妃娘娘並不知道耿氏這幾年急劇衰老、身體垮掉的狀況。”
耿氏無德無能,但是她生了沐晟這個好兒子。更何況,她名義下的女兒、沐大小姐嫁給了被追封為成國公的徐增壽,沐氏後來也被追封為成國公夫人。另一個名義下的四兒子沐昕是常寧公主的駙馬。
鑑於此,張淑妃不敢怠慢,說道:“既如此,就賜給耿氏肩與出宮吧……以後耿氏進出宮,皆用肩與接送。”
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