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停就是六年……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且說仁孝皇后過了七七,剛好即將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國葬期間,一應節慶一律從簡,胡善圍終於清閒下來了,中秋節前一天,把事情交代給穩重的掌璽女官黃惟德,出宮回家過節。
只要胡善圍不在宮裡,黃維德就代掌尚宮之職,這是永樂帝點了頭了。
黃維德從洪武朝開始就是掌璽女官,歷經建文,永樂,每一任皇帝的二十四個玉璽都由她掌管,可見她的本事了。
這是張淑妃第一次主持皇室中秋家宴,皇子公主皆是仁孝皇后所生,她曉得每個人悲傷到無心過節,中秋節就是仁孝皇后的哀悼日,一應鼓樂娛樂活動都不能有,她只能在菜餚上下一些功夫,勸皇帝、太子、親王公主們多吃些,保重身體。
張淑妃命尚食局把所有選單都報上來,按照皇室成員各自口味,每一桌都上不同的菜餚。
如今尚食局是陳二妹當尚宮,廣東人,她和胡善圍同一年考進宮,關係親密,被宮裡的人視作胡尚宮“第一狗腿”。
真是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以前中秋節家宴,一鍋出菜,分一分,放進食盒裡一道上菜,現在張淑妃要搞人性化,每個人口味千差萬別,喜歡的菜品也有不一樣,皇帝嬪妃皇子公主還有皇孫們,尚食局那裡顧得了那麼多人的啊!
御廚房的工作量起碼要增加十倍不止,這那裡是“一切從簡”?
陳二妹說道:“淑妃娘娘,每年中秋宴都是有定例的,宮裡按照單子派人提前去採買運到宮裡,有些菜得提前好幾天預備醃製才能出味,都已經備好了,如果改動太大,有些菜的材料都湊不齊,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廚師勉強做不來的。”
張淑妃聽了,長眉一挑,“陳尚宮的意思,是辦不到?”
陳二妹好歹混了三朝,那裡會輕易上當,說道:“皇室中秋宴,自然什麼都能吃到。只是突然之間要換選單,如果提前三天告訴微臣,微臣都能辦到,明天就是中秋,實在太過倉促了。”
張淑妃寫了一份新的“私人定製”選單,照顧到了每一個人,把單子遞給陳二妹,“陳尚宮拿下去和廚房碰一碰,看那些明天現成的可以直接上,那些是需要臨時派人採買,若實在來不及,就換其他相似的菜。有問題我們就解決問題嘛,要實在解決不了我們再想其他辦法。”
第218章 夜,呸呀
陳二妹只得領命而去,當晚,尚食局加班忙到半夜,次日一早,陳二妹拿著需要臨時新增的食材找黃惟德開綠色通道,派人加急去採買。
胡善宮不在,黃惟德全權負責。
黃惟德本來就是御廚房燒火丫鬟出身,以前叫做梅香,她太瞭解廚房的辛苦,一看陳二妹熬紅的眼睛,忙簽字蓋印,趕緊放人去辦,否則趕不上今晚的中秋家宴。
陳二妹向黃惟德大倒苦水,說道:“從洪武到建文,再到永樂,我在尚食局都沒有遇到這麼難伺候的妃嬪,臨時說變就變,這分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敢和胡尚宮正面槓,乘著胡尚宮回家過節,不在宮裡,就拿我作伐。你也要小心,別被她捏住把柄教訓人,咱們這種歷經三朝的老臉啊,說踩就踩了。”
黃惟德也是見識過千山萬水的女官了,安慰陳二妹,“我覺得張淑妃不是故意為之,她出身名門世家,嬌寵長大,她怎會理解底下人的辛苦。她年紀輕,初掌後宮,怕被人輕視糊弄了去,丟了權柄,故以強勢一面示人。你覺得她故意針對,其實這正好說明她有些心虛,想要藉機立威。不僅僅駁回你的話,就連那天胡尚宮請示賜給肩與接送黔國公太夫人,也是連拒了兩次才準的。”
“張淑妃的要求是有些過分了,但她是為了把中秋宴辦好,她初次辦節禮,急於想得到皇上和皇族的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