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瞻壑熬了兩個月,聽說胡尚宮來到京城,就住在自家隔壁,那裡還坐得住?管他什麼禁足令,瞅準了機會逃出漢王府,到胡宅尋求幫助。

開門,放朱瞻壑。

朱瞻壑一見胡善圍,立馬跑過去半蹲抱小腿,“胡尚宮救命啊,我父王要打死我。”

話音剛落,漢王府追來的人就到了胡宅接人,管事太監行了禮,說道:“世子頑劣,驚擾胡尚宮了。”

朱瞻壑說什麼也不肯放手,“我不回去,整天抄詩唸詩寫詩,我討厭這是溼呀幹呀的,我將來又不考狀元。胡尚宮,再學下去我就要被逼瘋了。”

比起高冷老成的朱瞻基,朱瞻壑這一款更討婦人喜歡,胡善圍見他說的可憐,母性大發,對漢王府管事太監說道:“今天就讓世子留下,明日我去漢王府拜訪,順便將他帶回去。”

管事太監回王府回話,漢王夫妻立刻由怒轉喜:這小子幹啥啥不行,但搞關係比朱瞻基強多了,胡尚宮一來,他立馬抱緊了這個三朝尚宮,和胡尚宮搞好關係,對漢王府絕對有好處。

術業有專攻,漢王夫妻再也不逼朱瞻壑寫詩了。

管事太監一走,朱瞻壑立刻原地復活,“胡尚宮,阿雷姐姐,你們遠道而來,我做東去秦淮河包一個畫舫,請兩位賞景吃飯。”

比起朱瞻基謹慎的只送到坤寧宮門口,朱瞻壑無所顧忌的誠意邀請,無疑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

一聽這話,胡善圍也就罷了,阿雷興奮的拍掌,“好啊,我早就想夜遊秦淮河了。”

畫舫上,阿雷盯著沿岸的景緻,畫舫開到朱雀橋,便聞得陣陣香氣,阿雷覺得奇怪,伸長了脖子往外看去,卻被胡善圍一把拉回來,啪的一聲關上窗戶。

阿雷不解,“姐姐為什麼不讓我看,外頭好香啊,是種了什麼花嗎?”

過了朱雀橋往南,那一段皆是秦樓楚館,這裡的生活作息日夜顛倒,此時正值傍晚,姑娘們起床洗臉梳頭上妝,因而整個河道都香氣撲鼻。

胡善圍擔心阿雷看到什麼“少兒不宜”的內容,因而關上窗戶,輕咳一聲,“五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說的就是這種地方了。”

這是《琵琶行》的內容,白居易講述在江上偶遇“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過氣名妓的故事。

阿雷頓時明白了,啥叫做紙醉金迷,原來剛才聞到的味道是胭脂香氣,京城就是不一樣啊。

不看風景,憋在畫舫有些尷尬,胡善圍挑起話頭,問朱瞻壑怎麼突然從家裡跑出來了。

皇室薰陶出來的孩子,朱瞻壑這個實誠人也曉得說一半實話,隱藏一半真相,“父王和母親逼我學寫詩,我又不是詞臣,學這些作甚,我又不是那種傷春悲秋的性格,正好聽說胡尚宮和阿雷姐姐來到京城,以前在昆明的時候,我經常去胡尚宮家蹭飯吃,現在你們來京城,我說什麼也要回請一頓飯,給兩位接風洗塵,我便偷偷跑出來了,大不了明日回去挨頓打。”

朱瞻壑這種小屁孩的話胡善圍當然不信的,不過,這麼小就能把話說的這麼好聽,漢王把這個長子養的著實不錯。

當然,皇長孫朱瞻基更加完美,只是太完美的,顯得虛假,相比而言,朱瞻壑倒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感覺。

畫舫行過一排“紅燈區”,胡善圍開啟窗戶,讓阿雷看個夠。

當晚,阿雷做夢都是秦淮河的槳聲燈影。

次日,胡善圍開始回拜鄰居,先去漢王府,把朱高煦交接出去,漢王和漢王妃見兒子和胡尚宮如此親密,再次愛上了長子,不再要求他寫詩了。

才去漢王府,又來沐府。

胡善圍有點“醜媳婦終於見公婆”的感覺,這是沐春曾經的家、他最最討厭的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