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入宮廷,當了四年尚宮的沈瓊蓮迎接胡善圍,猶如看到救星,“可算把你盼回來了,當尚宮太累,我有些力不從心,還是當尚儀舒心。你後日早些來,我把手頭的事情一一交接給你,之後,我便要暫時出宮一趟,皇上許我出宮,和父兄他們一起為祖宗沈秀遷葬。”

什麼情況?

剛入京城,海量資訊就如潮湧般衝上胡善圍的大腦,先是曹尚宮和侄孫女曹司言與徐皇后演出的大戲,然後沈瓊蓮要出宮——為沈秀遷葬?

沈秀,也是元朝末年首富沈萬山不是被洪武帝給發配雲貴時死在路上了了嗎?永樂帝赦免了沈秀的罪?

沈秀當年在江南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三國鼎立時支援吳王張士誠,是張士誠的錢袋子,因而後來被一統天下的朱元璋給清算了,發配雲貴,客死異鄉。

還有沈家不是被洪武帝抄了一次又一次,從洪武初年的胡惟庸謀反開始,到洪武末年的藍玉案,一次次被抄家滅族,幸虧沈家人能生,還經常分家,才不至於拴在一根藤上,被抄得滅絕,胡善圍清晰的記得,藍玉案後,沈瓊蓮曾經出宮和父兄一起為被株連的沈家人收屍。

永樂帝是什麼意思?容許沈家人遠赴雲貴把祖先的棺材移到中原,重新下葬,這是以後不會對沈家開刀的意思?

胡善圍心道,沈家人都去給沈秀遷葬去了,誰來管遠赴重洋傳訊息給散居海外的小馬皇后他們?

胡善圍霎時有千百個念頭,藉口更衣,拉著沈瓊蓮說起了鄭和下西洋的事情,“……這四年你在宮裡當尚宮,宮裡可曾有小馬皇后和兩個皇子詐死遠赴海外的傳聞?三保太監下西洋,僅僅是為了宣傳新君登基、要萬國來朝拜新君的意思?不是為了追尋小馬皇后的蹤跡?”

沈瓊蓮搖頭,“我還以為你怎麼了,原來是為這事,你太多心了。三保太監下西洋,一來是為了新君的威嚴,昭告天下,二來皇上有意鬆開海禁,都曉得海外貿易賺錢,我們沈家當年就是靠這個發跡的,朝廷稅銀也豐厚。”

“皇上想用海外貿易的稅銀補貼徵安南的軍費開支,但海禁是祖制,高祖皇帝曾經說過不準片板下海的,皇上靖難的時候,也是打著奸臣屢屢違背祖制的幌子,現在不能明面上說廢海禁,否則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所以,三保太監下西洋,是皇上給民間的一個暗示,明面上依然是海禁,但只要給朝廷交了稅銀,就睜一眼閉一隻眼,頂多只是海禁鬆弛,不算違背祖制。三保太監這一去,也是開啟海上航線,平定沿路的海盜,好方便大明的商船通行,這個皇帝和上一個不一樣,心思深沉著呢。”

“還有,如今宮裡宮外的傳聞沒有關於小馬皇后母子三人的,倒是和建文帝有關,說什麼起火那天,燒死的是太監。建文帝剃了頭髮,穿著和尚的衣服逃出宮了。簡直可笑,宮裡一道道高牆,連只貓都跳不出去,何況是個大和尚。再說了,穿和尚衣服那麼顯眼,還不如扮作太監呢,就是些如無根浮萍般的風言風語,你不用緊張,若有真有風吹草動,我早就秘密要沈家人去雲南給你示警了,怎麼可能一點行動都沒有呢?小馬皇后的秘密若兜不住,我們沈家人也會跟著一起完蛋的。”

沈瓊蓮這一席話又給了胡善圍巨大的衝擊,她遠離政治中心四年,思路跟不上現在的形勢了,這四年來她只是透過邸報來了解朝政,自以為看懂了,可是一進宮,她曉得自己只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原來三保太監下西洋,是為了鬆弛海禁。這符合朝廷的一貫做法,基本不說人話,給個眼神,做個暗示,你自己體會去。

沈瓊蓮說道:“為老祖宗沈秀遷葬,魂歸故土,是我們沈家人的夙願。我把家裡的老祖宗時代留下來的海航圖志,大船的圖紙等都獻給了皇上,用於三保太監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