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善圍低頭看著懷慶大長公主抓著自己手臂的手,“永春伯自願替公主頂罪,他……”
胡善圍百感交集,不知該說什麼。
王寧,她的初戀情人、她少女時代最初和唯一的愛、她曾經託付終身的男人、她覺得全天下都沒有誰比他更適合穿月白色的男人——曾經為了北伐,捨棄了小家、捨棄了小情小愛、捨棄了她、詐死變成大明斥候,潛伏北元。
原本對未來的設想只是賢妻良母的胡善圍的人生為此而改變。
而現在,這個為了天下而捨棄小家、捨棄小愛的男人,為了保護妻兒,選擇為妻子頂罪。
原來這些年,王寧對懷慶大長公主用情至深,早就不是駙馬對公主的忠誠和敬愛,超越了君臣。他和公主有了兩個兒子,還有了孫子,一眨眼,他已經是當祖父的人了。
她以為相伴一生的人,原來只是她人生的過客;曾經許下至死不渝誓言的戀人,也只是對方人生的匆匆過客。
到頭來,他們各有所屬,情歸各處,他有懷慶,她有沐春。他有兩子,她有阿雷。
胡善圍握住懷慶大長公主的手,輕輕的掰開她握住自己手臂的手指頭,“我會盡力去救駙馬,公主一定自己保重,不要讓再觸怒皇上,不要讓駙馬白白為你頂罪。”
懷慶大長公主低聲哭道:“是我莽撞了,本來我怕連累他,一應行動都是瞞著他去做的,本以為憑著公主之尊,又死無對證,皇上不會把我怎麼樣,沒想到……沒想到皇上到了絕境,越來越暴戾,殺了李申全家,還派禁軍圍堵公主府,駙馬說皇上瘋了,可能會殺公主,滅公主滿門,他為我頂罪,我能夠逃過一死,有我這個公主庇護下,孩子們和孫子也能得以保全。我若死了,全家都要死。”
王寧的選擇始終是理性的,高祖皇帝滅了那麼多駙馬和王妃的孃家,但是從不朝著朱家骨血動手,無論孫子還是外孫,還是照樣給錢給爵位好好養著。
如果懷慶大長公主被叛通燕,一般的皇帝不會殺親姑姑,以保全名譽,但是建文帝是一般的皇帝嗎?
不是,建文帝的手段向來冷酷中二又莽撞冷血,他真有可能殺了懷慶大長公主,連親姑姑都殺,姑父和表哥外甥們算什麼?滅門便是。
但是王寧頂罪就不一樣了,駙馬通燕,殺了駙馬,就不好再對無辜的公主動手——皇室也不是稻草人,不準建文帝亂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王寧的處境十分不妙啊。
建文帝剛剛打發走一批求情的皇室,看到胡善圍來了,心下不悅,胡善圍和王寧的關係高祖皇帝早就作為重要秘密告訴過繼承人建文帝,故,胡善圍一來,建文帝就曉得她是為了誰。
建文帝不等胡善圍開口,就把剛才打發皇室的一套說辭對她說道:“王寧已經認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論國法還是家規,王寧都是死罪,朕不會因為一個姑父,而壞了國法家規。”
胡善圍說道:“皇上錯怪微臣了,微臣不是為王寧說情的。王寧和微臣有過婚約,然而王寧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尚主,微臣也一心當女官,為大明宮廷效力,我們早就走向了各自的分岔口,再無交集。”
“今日微臣來此,是斗膽向皇上獻計,以緩和燕軍的攻勢。如今周王一家人已經被駙馬王寧串通燕賊救走,此事已成定局,無法改變。皇上縱使殺了王寧,也是無用,不如以王寧為人質,派出懷慶大長公主去找燕王和談。”
“自從上次和談破裂,燕王一直拒絕談判,然而懷慶大長公主和燕王的親弟弟周王一起長大,由端敬貴妃養在膝下,燕王必定會給懷慶大長公主面子,暫時停戰和談。乘著和談期間,盛庸的兵馬趕來江南,阻截燕軍。”
胡善圍對君王的瞭解,和他們談感情、講道理,都沒有講利益上的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