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掛是春圍夫婦。

第204章 中二病

朱瞻基從騎馬到射箭的姿態,一看就是名師指點過的,並非普通的騎射師傅所教,永樂帝等人心知肚明,並不十分驚訝,倒是漢王趙王等人皆是驚豔:

他們只曉得大侄子在北平動盪時期當做火種送出去單獨保護起來,心想避世的窮鄉僻壤之地,能見過什麼世面?。

再看他瘦成一把骨頭、弱得跟小雞仔似的,一張素白的臉,臉上藍色血管都能看得清楚,心想這病秧子的模樣,估摸比他肥胖多病的爹身體還差,唉,也不知能不能養活大。

可是朱瞻基七年不鳴,一鳴驚人,誰能想到他弱不禁風的模樣,居然會三株連發這等高超的武藝?

朱瞻基是故意的,他回宮之後,觀察著親人和親戚們之間微妙關係,曉得父親處境不妙,二叔漢王對東宮虎視眈眈,身為東宮皇長孫,他沒得選,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朱瞻基才七歲,就曉得自己要撐起岌岌可危的東宮了。

故,之前在永樂帝面前表演的時候,他故意有所保留,射中箭靶就可以了,就是準備在端午射柳之日上一鳴驚人,好教他人知道,父親身體不行,他可以彌補父親的缺點。

皇長孫驚豔亮相,自然得到滿堂彩,永樂帝把大孫子叫到身邊,感嘆老朱家後繼有人。

本以為東宮出醜,卻意外逆轉成了皇太孫的驚豔首秀,漢王大失所望,皇長孫這五年到底養在那裡?到了什麼神仙人物調教?難道大明還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神秘勢力?這些勢力都屬於皇太孫?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漢王覺得自己需要重新評估東宮的實力了,那麼該找誰打聽呢?

父皇是派三保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去接人的,三保太監是父皇心腹,口風嚴實,找他估摸問不出個所以然,還要被父皇猜忌。紀綱在官場混了那麼多年,比較有說話的餘地。

於是漢王和紀綱約了個飯局,打聽訊息。

紀綱到底是混過洪武、建文、永樂的三朝元老級人物了,漢王請他,是給他面子,不能拒絕,欣然赴約。

席間,紀綱好話聽著、好酒喝著、美人賞著、禮物拿著,接受著漢王糖衣炮彈的洗禮,只是糖衣吃下去,炮彈全都還給漢王。

紀綱喝得醉了,一張嘴猶如蚌殼,硬是撬不住什麼話來。

漢王有著永樂帝的執著,尤不死心,要手下把自己五歲的嫡長子朱瞻壑叫過來。

朱瞻壑是漢王妃韋氏所生,小小年紀,就封為漢王世子,相貌身材和父親漢王神似、都是圓臉大頭、人高馬大,生得威風凜凜,端午射柳那日,他也三發全中,然而東宮大堂哥朱瞻基因一手三株連發的技藝最先出場,已經搶走所有的風頭,他盡力表現了,依然反響平平。

世子身份尊貴,紀綱連忙站起來行禮,朱瞻壑小大人似的扶著紀綱起來,“紀大人免禮。今日我想請紀大人幫個忙。”

紀綱瞧著這孩子坐在椅子上,腳都達不到地面,晃晃悠悠的,卻一副慎重其事的樣子,覺得甚是好笑,“世子有何吩咐?儘管說,臣盡力而為。”

朱瞻壑說道:“端午射柳那日,大堂哥表現出色,三株連發,其騎射功夫連父王都歎為觀止,我雖也射中三箭,但是遠不如大堂哥,知恥而後勇,我這幾日在漢王府勤加練習,卻一直不得要領,手都磨破了,依然毫無進益。”

朱瞻壑一邊說,一邊把傷手給紀綱看,小小的手掌有幾個挑破的血泡,說道:“名師出高徒,大堂哥又不是天生就會射箭,我想請教紀大人,教授大堂哥騎射之術的高人是誰?我很是仰慕,哪怕三顧茅廬,也要請他指教一二。”

一般皇家傳到了第三個皇帝,熱血已盡,皇族弟子早就放下祖先馬背得天下的武藝,轉為在文學和藝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