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拉上了馬車。
乾清宮。
洪武帝把嬪妃們安排的明明白白之後,還有吩咐,他屏退眾人,對範尚宮說道:“是時候把那壺酒賜給東宮太子妃了。”
洪武帝看不慣太子妃呂氏有三年了,一個深宮無知婦人,居然為了一件小事去造謠後宮的尚宮和錦衣衛高階武將有染……膽大心黑還愚蠢,可是她是皇太孫的生母,也是東宮除了皇次孫朱允熥以外所有子女的生母,將來皇太孫登基,必然會封呂氏為太后。
有這種愚蠢的太后,無疑是後宮和前朝一大隱患,洪武帝決定臨死之前先把太子妃弄死。
但是賜死皇太孫生母這件事必須秘密進行,不能讓皇太孫和全天下的人都知曉,否則對皇太孫名聲不利。
範尚宮應下,命令心腹拿著鴆酒去東宮辦此事。
洪武帝繼續喝著吊命的參湯,約過了一刻鐘,心腹空著手回來了,對著範尚宮點點頭,範宮正小聲對洪武帝說道:“太子妃已死。”
洪武帝自以為解決了所有隱患,無懈可擊,這才要皇太孫和六部尚書大人們進來,做最後的遺言: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意思是說,我出身寒微,沒有古代先賢博學,當了三十一年的皇帝,自問勤勤懇懇,從未有一日懈怠,死亡總要來的,你們不必悲傷。
“允炆,你過來。”
皇太孫朱允炆忍著淚水,跪在病榻旁邊,洪武帝緊緊抓著他的手,對群臣說道:“皇太孫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
意思是說,皇太孫是唯一合法繼承人,你們一定要好好輔助他。我的葬禮一切從簡,不要用金玉之物,孝陵也別改,就叫孝陵。天下百姓哭靈三日就除服,不要耽誤民間嫁娶,生兒育女。
最後,洪武帝提到了鎮守在各個藩地的兒子們,狠了恨心,說道:“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意思是說,藩王就在藩國待著舉哀就行了,不準來京城參加我的葬禮。
藩王無召不得入京,否則,就是謀反。
這一下洪武帝把藩王有可能在葬禮上做文章、和年幼的侄兒爭奪繼承權的路徹底堵死了。
為了保護皇太孫順利繼位,洪武帝寧可死的時候沒有兒子為他送葬,真是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安排好了一切,洪武帝深深望了一圈身邊跪地的人,目光最後還是落在朱允炆身上,說道:“為君者,要心懷天下,剋制私慾,一切都以大局為重。身為君王,註定孤單寂寞,你要學會與寂寞為伴,寂寞會讓你時刻保持清醒,無論何時,你都要冷靜,以利益為重,以大局為重,莫要被私慾控制,你每一個決定,無論大小,都會影響大明的國運,你可明白?”
皇太孫目光瞬間有些閃爍,但是很快穩住了,哭道:“孫兒記住了。”
聽到皇太孫的許諾,洪武帝這才閉上眼睛,緊握住大孫子的手也鬆開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八,洪武帝薨,享年七十一歲。
洪武帝駕崩之後,被召集在乾清宮的東西后宮所有嬪妃和臨幸過的宮女們,除了張美人以外,全部被逼懸樑自盡,給洪武帝殉葬。
見識多廣的範尚宮怎麼也沒有想到,延續三十一年洪武朝的後宮,皇帝的女人成百上千,居然是全滅的結局!
她精心打理後宮,伺候著這些女人,居然到頭來,和一件陪葬的玉器沒有區別。
那麼,我做的那麼多事情,意義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