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 人地矛盾,大明:開局上交雙穿門,那何,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陽傳到南京城,見了柳如是,詢問發生了何事。

柳如是將情況講述出來。

“老爺,復社要舉行一次活動,到時候,很多士子都會來南京……”

趙陽沒有問柳如是如何知曉了訊息。

她跟那些士子接觸很多,不足為奇。

趙陽想起了復社的資料。

復社擁有“小東林”的稱號。

崇禎二年,張溥和張採在蘇州尹山創立復社。

它的成員主要是江南計程車大夫,談論國家的政治以及文學諸事。

二張合併了江南數十個社團,多為青年士子,到現在已經多達兩千餘人。

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很高。

並且還經常進行實際鬥爭。

立場不同,對他們的觀感不一樣,就像柳如是,對復社成員讚譽很高。

趙陽覺得應該讓她加深一下認識。

“如是,你覺得這些復社士子如何……”

他將問題描述得很清楚,柳如是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她說道:“老爺,復社士子敢於同奸臣宦官做鬥爭,關心百姓的疾苦。

總有一股豪情,想要保家衛國,想要恢復大好河山,可以捨身忘死。

同時他們還注重實際,反對空談……”

看著對方逐漸高亢的情緒。

趙陽並沒有直接反駁。

他迂迴地問道:“不知如是可否認識冒襄這位士子?”

歷史之中,董小宛與冒襄有一段纏綿的往事,後來更是嫁給他為妾。

當然現在兩人的軌跡已經發生了改變。

董小宛跟冒襄不會再有關係。

而柳如是點頭說道:“老爺,奴家認識冒公子,他很有氣節,又風流倜儻。”

趙陽笑了一笑。

“如是,這位冒公子家在何處?”

柳如是對這些事情並不陌生。

“冒公子是如皋人,不過,他經常往返秦淮蘇州,結伴同遊。”

趙陽繼續問道:“冒公子家世如何?在如皋如何?”

柳如是不清楚老爺為什麼要問這些事情。

但她還是回答出來。

“老爺,冒氏族人生活在如皋城內,人才輩出,他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同時不少族人精通詩詞歌賦,冒家算得上書香門第。”

趙陽沒有管什麼書香門第。

他忽然問道:“既然是名門望族,那他家田地怕是不少吧?”

對於這一點,柳如是哪裡有過了解:“應該有不少……”

趙陽滿臉笑容。

“如是,如今這個年月,沒有田地的百姓,數不勝數,而他們家卻有‘不少’!”

柳如是沒有理解其中的意思,不好回答。

趙陽就說得直白一點。

“短時間內,天下田地的總數是一定的。

那些名門望族多些,那些東林家族多些,百姓手中的田地,就要少些。

甚至是沒有了田地。

沒有田地,他們就沒有了收成,沒有了糧食,就會活不下去。

你可以說,他們幫助那些貴族種地,能夠得到糧食。

然而這樣的糧食又有多少呢?

或許碰到上善良的東家,那些百姓才能夠吃上飽飯,可大多數,他們都會遭遇剝削。

僅有的糧食,堪堪能夠讓自己活命……”

趙陽從簡單的事情入手,講了土地兼併的問題。

講了天下十分之九的土地歸統治階級所有。

而十分之九的百姓只能佔據十分之一的土地。

人和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院帶著我來到了古代

逍遙客2211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肉肉滴小饅頭

代號財神

北鄉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