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戰將近
那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章 大戰將近,大明:開局上交雙穿門,那何,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偏嶺軍當中可以分為野戰軍和守城軍。
而這兩者都是按照伍長、管隊、把總、操守、守備、遊擊、參將、副總兵和總兵劃分官級。
如果對比現代軍隊系統。
那就是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和司令。
而軍銜又不一樣。
連排一級是尉官,旅團營是校官,師級以上則是將官。
趙陽決定野戰守城部隊不變,仍然沿用總兵體系稱謂。
但情報系統要進行改革,直接引入現代軍銜。
譬如說給秀娘授予中將。
那麼山晝、花容和李水根則是少將。
而孫行伍、魯莽、劉牛、小四、雀娘、菱花、曉黛等都是大校。
趙陽將自己的構想跟秀娘說了一遍。
讓她自行去處理情報系統的軍銜事宜。
同時,趙陽還回現代定製了信物,可以表明軍銜等級,也一併交給了秀娘。
處理完情報體系事宜。
趙陽再次關注野戰守城部隊。
像宋老三、周山、紅裳、楚懷忠和馮一新都是參將。
相當於現代的師長。
趙陽就下達命令,參將所部戰兵要達一萬之數,輔兵兩千餘人。
那參將領兵一萬二。
至於輔兵數量問題,如今趙陽可以開通副門,傳送物資,兩千已經綽綽有餘。
另外還有三位遊擊董作權、陸北驍和童塞。
他們相當於現代獨立旅旅長。
趙陽同樣要求規模擴大。
遊擊所部戰兵五千之數,輔兵一千左右,即遊擊領兵六千。
如此一來,除掉情報體系人員,偏嶺軍共七萬八千人。
當然,目前總兵力還沒有補充完畢。
或許募兵方面有些吃緊,但一半的數量還是沒有問題。
足夠應付當前的局面。
軍事方面的事情一經解決,趙陽就想到人口情況。
他隨即開啟通訊裝置,跟秀才取得了聯絡。
“秀才,現在偏嶺軍覆蓋的地方,人口總數情況如何?”
秀才對這一點掌握得比較清楚。
“老爺,人口最多是朔州和山陰縣一帶。
算是先前的流民,山陰縣是六萬之數,而朔州稍微少些,但也有五萬人口。”
趙陽追問道:“那衛城和軍堡呢?人數幾何?”
秀才馬上回答道:“衛城一般是兩三萬人口。
軍堡的人口差距有點大,從一千到一萬,數量有些不太一樣。”
趙陽沒有糾結各軍堡都是多少人。
他直接問道:“那現在總人口是多少?”
秀才心裡正估計著數字。
聽到趙陽的問題,馬上就回答出來。
“老爺,要是包括平虜衛城的範圍,連上它的軍堡和墩臺。
總人口接近三十餘萬。”
對於秀才給出的數字,趙陽覺得沒有問題,畢竟是在九邊重鎮。
人口稀少很正常。
更何況那些邊民基本都是軍戶。
三十萬的數量已經不少了。
當然,不說和現代一個小縣相比,單就拿明代的大城來說,人數也相差很多。
像大明最大的五座城市。
據史料記載,分別是兩京、蘇杭和廣州,每座城市,人口不下一百五十萬。
而大同鎮城也有接近二十萬人口。
這樣看來,趙陽倒是覺得三十萬不足一提。
加上情報體系,要想募兵近十萬之數,壓力還是很大。
趙陽想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