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目標掌櫃,大明:開局上交雙穿門,那何,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建偏嶺城,包括一堡一莊,其中心設定在北周莊,但老堡也要建設。

原先規劃的事宜並不會停止。

趙陽吩咐秀才一聲,讓其管理好政務。

他自己則準備籌劃錢莊。

聽山月說了山陰縣掌櫃,趙陽打算去那考察一下。

於是先要找陸若甫瞭解情況。

稍頃,無線電裝置連線完畢,陸若甫的聲音出現。

“將軍,你一會來山陰縣,要我準備什麼嗎?”

趙陽說道:“待會再說,我先問你啊,你那是否有家錢莊,掌櫃是誰?”

陸若甫很快答道:“確實有家錢莊。

那是范家的產業,掌櫃叫做袁德宏。”

暗中控制山陰縣,趙陽並沒動范家店鋪,還讓陸若甫做了遮掩。

近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就還沒懷疑到他頭上。

“對袁德宏此人,你瞭解多少?”

“將軍,我稍微瞭解一點,但知道的不深。”

“這樣,你先安排人去調查他,探聽情況,我稍後就到縣城。”

“明白,將軍,我這就去。”

囑咐了陸若甫,趙陽就動身前往山陰縣。

等他抵達衙門。

對方已經等候多時:“將軍,袁德宏在城東養濟院,正給鰥夫孤老施粥。”

“養濟院……”趙陽腦裡浮現了史料。

秦東曾給他普及過相關情況。

養濟院,它是明代的官方救助機構,收養鰥寡孤獨廢疾之人。

朱元璋是貧窮出身,對民間百姓的疾苦,那是深有體會。

洪武元年,朱元璋宣佈,“鰥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官為存恤”,到了洪武五年,又下詔書,“天下郡縣立孤老院”。

後來,孤老院改名為養濟院。

有了祖制,它就一直延續兩百多年,救助了不少百姓。

只是到了明末,因為財政窘迫,養濟院日漸廢棄。

陸若甫適時說道:“將軍,山陰縣無力維持養濟院,現只剩下幾片瓦屋。”

明末流民無數。

養濟院已經是名存實亡,趙陽可以理解。

“若甫,我們一起去那邊看看。”

陸若甫說道:“將軍,請跟我來。”

趙陽將他制止,隨後喬裝打扮一番,再動身前往。

現在,山陰縣來了五萬多流民,但與城民處於隔離狀態。

這也是怕出現傳染病。

所以,流民到來並沒有對城民造成多大的影響。

時間不長,趙陽一行人,就到了養濟院。

先前,陸若甫說養濟院,只剩下幾片瓦屋,那是因為整體來看,顯得比較破敗。

可養濟院規模還是不小。

它地處山陰縣大街東頭,南北長是十來米,而東西則有四十米出頭。

其中,正屋六間,南屋三間,西屋五間,北屋三間。

此時,袁德宏就在正屋前施粥。

陸若甫和趙陽跟在人群后面,站在角落。

“將軍,我瞭解了袁德宏一些事……”

他就將調查的情況說了出來。

袁德宏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到過遼東奴兒干都司那邊,還到過漠北草原。

經常冒險,算得上刀口舔血。

後來家裡出現變故,袁德宏就結束漂泊的日子,回到了老家介休。

過了幾年,夫人難產過世,雙親也已不在。

正好范家聘他為掌櫃,要將其派到山陰縣城。

袁德宏就帶著幼子,離開了傷心之地,去為范家經營錢莊,以及一家皮貨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院帶著我來到了古代

逍遙客2211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肉肉滴小饅頭

代號財神

北鄉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