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參將府
那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參將府,大明:開局上交雙穿門,那何,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陽帶著蕭天,跟花容一起,站在參將府門外,靠著牆角觀察。
現在時機還不到。
等賓客盈門,沒多少人關注他們,他再進去賀禮。
今日朔州城內,街上很是熱鬧。
去往參將府的路上,更是車馬如梭,快要堵得水洩不通。
在整個大同鎮的範圍。
從城市規模來看,最大的肯定是大同城,而下面,就是三座州城和七座衛城。
朔州城在這些之內,排得上第一。
它城周有十里,城牆高達四丈二,也就是十四米。
城門四座,另外像門樓、角樓、窩鋪等,數量上百。
朔州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無論是軍事,還是商貿,它都是咽喉之地。
商貿方面。
從北線殺虎口,或者東北線張家口,過來商隊,都要行經朔州,再去往太原府。
城內商業也就相當繁華。
軍事方面。
朔州城往南,就是內長城一線,那裡有寧武關。
山西總兵率領重兵駐守於此。
距離寧武關不遠。
其東面是雁門關,駐紮著代州參將、遊擊將軍,同樣是重兵雲集。
朔州城往北是井坪所城。
等到秋防之時,城內軍事力量就要出動,進駐井坪守衛。
防範北下和西來的遊牧騎兵。
井坪所西面,外長城以外,那裡是河套地區,那一帶,常年烽火交加。
所以,朔州城的軍事地位就毋庸置疑。
作為朔州最高武官,參將讓人巴結,這事也就不足為奇。
朔州城內,如今有三位主要官員。
一位是朔州知州王知松。
再有一位,就是今日娶親的參將鄭其,其部所屬戰兵三千。
若是算上輔兵等,兵力接近一萬之數。
城內的軍事力量都歸鄭其指揮。
只是調兵權不歸他。
明代軍隊有統兵權和調兵權。
那些武官,諸如總兵、參將,只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
調兵權屬於兵部。
而地方上,像兵備、巡撫和總督,也可以調動兵力,進行移駐換防。
朔州情況有些特殊。
冀北分守道駐紮在朔州城,管理應州、山陰等州縣,同時兼管井坪等處邊備。
分守道是承宣布政使司的派出機構。
地位介於省府之間,即比知府品級要高。
本來,邊備屬於兵備道的職權範圍。
可很多時候,尤其是九邊重鎮,分守道和兵備道,職權沒有嚴格限定。
兵備道會整飭文教、管理鹽政等。
分守道會兼管兵事。
這樣一來,冀北分守道主官丁愷正,算是朔州一帶,最高官員。
節制一應軍政事務。
趙陽一邊回憶著秦東告知的歷史資料。
一邊打量著參將府。
府邸到處張燈結綵,就連院牆都被裝飾一新,顯得喜氣洋洋一片。
隨著時間流逝,參將府內外人頭攢動,很是熱鬧。
賓客登門,都會送上一份賀禮,門子隨即高聲唱合。
將氣氛烘托得越發熱烈。
“馬邑縣知縣老爺遣人……”
知縣並沒有親自前來,畢竟是九邊之地,局勢還是不太穩定。
就派遣差役登門送禮。
趙陽囑咐一聲:“蕭天,你待在這裡,若是外面出現情況,你隨時彙報。”
蕭天沒有遲疑:“是,老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